close
.陳雪

第一次看王家衛的《2046》是在香港。這電影首先讓我注意到的是電影裡語言紛雜,鞏俐與章子怡說普通話,梁朝偉與王菲說廣東話,木村拓哉說日語,但好像大家都說得通。看電影之前好幾天我都在九龍、銅鑼灣、灣仔、西貢等地方遊蕩,很熟悉周遭的人用不同語言交談的畫面,人們各自說著粵語、英文、普通話,似乎都如電影人物般互相理解,一開始我因為不會講廣東話只好用英文跟人問路,後來才發現九七之後在香港講普通話比英文還好用,等到我開始大膽對人說普通話,卻好幾次被當成「北姑」。

不知到了香港看香港電影是否有助於瞭解導演的企圖,但我一心只想要去找《重慶森林》裡的「重慶大廈」,我的香港朋友都說不知道位於何處,沒辦法只好到「廟街」去逛路邊攤吃大排檔,回味著香港黑幫電影熟悉的場景。

王家衛的影迷們引頸期待了五年,等來《2046》,結果眾說紛紜評價不一,在此我不做影評,身為王家衛長期觀眾之一的我,卻看見《2046》裡的角色卻從《阿飛正傳》、《花樣年華》穿越時空在此匯集,劉嘉玲飾演的露露依然在新男友(張震飾演)身上尋找她已死去的戀人身影,她也說周慕雲(梁朝偉飾演)很像那個「沒腳的小鳥」(觀眾突然驚覺這個露露不就是《阿飛正傳》裡癡戀著張國榮的女人嗎?那時張國榮說:我是一隻沒有腳的小鳥,只能一直飛一直飛,落地的時候就是我死的時候),《阿飛正傳》片末梁朝偉曾驚鴻一瞥地出現,對著鏡子梳抹著他的阿飛油頭(這招牌舉動許多次在《2046》中出現),然後音樂響起電影結束,很多觀眾都對此突來的畫面覺得不解(是不是續集的預告?),要到多年之後我們看見《花樣年華》才明白。《2046》裡周慕雲從金邊跑到新加坡卻碰上個正巧叫做「蘇麗珍」從金邊來的女人。看來不經意的相似與巧合(導演當然是有意的),從《阿飛正傳》、《花樣年華》到《2046》,這些人物互相尋覓著,重複著無法更改的宿命。

電影一開頭華麗的未來場景,「2046年全球密佈著無限延伸的空間鐵路網,有一輛神祕列車定期通往『2046』,所有事物都永遠不變。」我們聽著木村拓哉用好聽的日語這樣訴說著。要看到後面我們才知道這只是男主角周慕雲寫的科幻小說中的劇情(因為是周慕雲在六○年代想像的未來,所以科幻畫面看起來卻是如此懷舊)。


整部電影許多次畫面上出現如1966年12月24日,1967年12月24日、10個小時之後、100個小時之後等數字與說明,切換時空,交代故事背景,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我不能理解聰明如王家衛怎麼使用如此老套的敘事技巧(雖然數字一直是他的電影語言中的特色,因此早期有人說他是電影界的村上春樹),看過第二次之後我才體會到這看似土氣的技巧卻是這電影的重點,那些全黑畫面上出現白色字跡書寫的數字點明著「時間」,牽扯更動著其中人物的命運與情感動線的,都是時間點。

錯誤的時間,對不上的時間,弄錯的時間,來不及的時間,被凝固的時間(還記得《阿飛正傳》裡張國榮對張曼玉說,你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分鐘),改變了一切。


若說《2046》是《花樣年華》的續集不如說是導演王家衛對於自己過往作品的一次大整理(或者說是他對於某種事物的耿耿於懷,於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電影來處理)。延續前幾部作品處理著時間對於愛情的影響,到了《2046》除了藉由用時間點來切換故事順序,王家衛更讓電影裡出現可以更改時間的角色──「小說家」,原本在報館寫稿的周慕雲,從新加坡回到香港之後,逐漸改變路線(周說:剛開始十元一千字,日子很艱難,後來我想通了,為了生活,我決定什麼都寫),他開始寫奇情小說,「我很快適應了這種生活。」周說。他說的「這種生活」不只是寫香豔刺激的色情小說,也包括那些歡場裡的交際應酬,包括露水姻緣的逢場作戲,「不過無所謂,哪來這麼多一生一世?」他安慰自己。

正如許多小說家常常做的那樣,周慕雲說:「很多在我生活出現的人,我都放進那個小說裡,在這個世界,我可以隨心所欲。」這時他剛開始寫〈2046〉,剛開始,那只是一個應付報社的色情小說,他信手拈來,確實隨心所欲,既可以賺錢又可以把生活裡的不滿不順都放進小說裡改動一番。但後來他遇到王菲飾演的「王靖雯」(現實生活中有一段時間王菲的藝名就叫王靖雯),為了某種看似愛情的理由(確實有時候小說家寫某一個小說的最初動機只是為了對某人表露心跡),周慕雲把小說〈2046〉寫成了〈2047〉,而且「不知道是因為太過投入還是什麼,我開始覺得我就是那個日本人,這是我的故事」,於是,小說結束的時刻,王靖雯託他爸爸傳話希望周慕雲改動一下〈2047〉結局,「因為結局太慘了」,但那個本來是隨心所欲愛把角色怎樣就怎樣的小說家突然動彈不得,他被自己的故事困住了,因為現實生活裡的遭遇已經穿透了小說情節使他無法輕易再去更改結局。


《2046》出現了以往王家衛的電影裡常見的主題,A愛B,但B愛C,可是C愛著的不是已經消失就是已經死去的人(或者說困在某個往事裡),於是,電影裡充滿讓人唏噓的情節,即使小說家自己也無法試著讓故事變得更開心結局更美好一點(這點我想許多小說家在寫作小說的過程中也曾遭遇過)。

木村拓哉在離開「2046」的那輛列車裡愛上了王菲飾演的機械人,但她始終沒有反應,列車長告訴木村拓哉:「這些機械人因為長時間的旅程,會有一個衰退期,想笑的時候,要好幾個月之後才能笑,想哭的時候,要好幾個月之後才哭得出來。」這是可以理解想像原宥的,但木村起初是覺得「或許有人對你沒反應,不是因為她遲鈍,只是因為她不喜歡你,我所能做的,只有放棄」,繼而他的理解是:「我終於明白,那個機械人不回答你,未必是因為她遲鈍,或不喜歡你,而是因為她心有所屬。」他還是放棄了。我們看見一百年之後那個遲鈍的機器人依然凝固在那個遲來的悲傷瞬間。


於是,一開始就錯過了,即使從永恆之境回來也找不到答案。


如果順序對調呢?按照時間順序來講述這個故事,結局會不一樣嗎?


還記得在坎城影展萬眾矚目的首映會結束張曼玉只出現了兩個鏡頭,觀眾大失所望,我一直在想,就電影來說(若不計較角色輕重的話),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扮演著那種關鍵性的「時間差」的角色,確實是只要出現一個或兩個畫面及足夠象徵那影響(通常,改變事情結構的時間點,不都是一個片刻的畫面嗎?在某個點上出現誤差,猶如在航行途中偏移了座標幾度,往後便逐漸離開目的地越來越遠,終至不可挽回)。


初次看完的時候我總不能理解,片中與周慕雲真正有肉體關係的女人白玲(章子怡飾演),卻是在這個故事裡情感最挫敗的人,周慕雲非但不能愛白玲,還要用付她錢來讓他們的關係看起來只是一種逢場作戲不必認真,看似跋扈驕縱的白玲(章子怡近年來老是被派演這種角色)卻動了真情,敢愛敢恨的她碰上了「已經故障」的周慕雲無疑是拿頭撞牆。甚至到最後白玲央求著要借周一晚,周慕雲還要很酷地對她說:「有些東西,我是永遠不會借的。」白玲只能掩面痛哭。

為何周慕雲不愛白玲?我看完電影只有這個疑問。因為白玲看起來是個婊子嗎(周慕雲初次看見白玲就將她當成妓女介紹給朋友)?

是因為錯過了,因為兩個人認識的時間不對嗎?這是周慕雲對王靖雯不知不覺產生情愫時的感想。

還是一開始動機錯誤最後結果也不會對?(起初周說他只想跟白玲做喝酒的朋友。)

那周慕雲的時間什麼時候才會對?

我們在《花樣年華》裡百般焦急地等著周慕雲與蘇麗珍倆何時要親熱(多像好事的觀眾),錯過每一個我們覺得應該要上床的時刻(或許已經發生只是電影沒演出來),就一路錯過直到最後,因為那是個「秘密」。

以前,當人們心中有秘密。他們會去森林裡挖一個洞,把秘密告訴那個洞,然後把洞填起來,這樣秘密就不會被知道了。

周慕雲不愛白玲,儘管他們恩愛纏綿,儘管白玲癡情相對。不只是因為白玲的性格如何長相如何(但她確實不向鞏俐飾演的蘇麗珍佔有名字巧合與地緣關係的優勢),而是愛情總不公平,不講理,不會適時適量地分配給需要的人,片子裡幾乎每個人都是輸家(除了終於到日本去跟男友相會的靖雯,還是因為聖誕節那夜周慕雲推了她一把叫她打電話去日本,才終於打破兩人之間看似無望的愛情的困境)。


你愛上某個人,那個人若不是已經心有所屬就是已經結婚有伴(你總是晚了一步),更糟的是他/她或許身邊沒人但受過情傷千瘡百孔,已經無法愛人(你在想自己會不會是個可以解除魔咒的例外,但結果不是),如果好運給你遇到以上幾種可能都排除的情況,你們卻可能因為猜不透對方心思又錯過彼此(可能只是個性使然或是語言不通的誤解)。最糟的是,有天你會發現,或許你也是已經故障了的那個。於是人們渴望有一個地方可以修復一切,能夠改寫結局,把當時錯過的都彌補回來。

我在想,《2046》講的是關於愛情的永恆嗎?搭上列車的人想去追尋的是「永恆」還是「不變」,或者是「答案」呢?其實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事物都會改變(有時只是我們沒發現),但我們都希望這世上還有什麼永恆的東西(無論是愛情,信仰,理想或價值觀),我們看著事物逐漸在變,雖然想要奮力一搏但依然不免覺得感傷。

沒有人知道「2046」是什麼,據說那是個所有事物永遠不變的地方,據說在那兒可以找回遺失的記憶,這是周慕雲自己的揣想,然而,連他自己也不知道「2046」是什麼,因為誰也不知道永遠不變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而且去過的人沒人回來過,唯一回來的那個也沒有解釋清楚。

我的揣想是,或許,在那個國度,所有的人都緩慢呆滯如機械人,所有感情都遲到早退,所有被偷走的,被遺忘的,被猜錯弄擰了的,都找回最初模樣而且就那樣被保留了下來。

看起來就像永遠不會改變的樣子。

但我有些隱隱地擔心,那些經過長時間穿越時空漫長旅程的人物、故事、漂浮的建築,會不會已顏色稀薄且質地脆弱,你只消伸手輕輕一觸碰,就會紛紛散裂崩壞,跌落滿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kyrie0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